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铁法院:加强府院联动 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
吁青
本报记者 吁青 本报通讯员 邓慧筠
行政审判一手托着“民”,一手托着“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渠道。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探索,广州铁路运输两级法院在行政审判领域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成功构建起“1个市级调解中心﹢n个区级调解工作站﹢n个部门条线工作室”府院联动实质化解新机制。
自2022年5月成立广州行政争议调解中心至今年6月,已有1万余件行政争议纳入诉前调解,促成6000余件以调解方式撤诉结案,成功率达60.61%,交出了一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打造“1﹢n﹢n”调解平台 行政争议就地化解
为解决行政诉讼实践暴露的“两高一低”、程序空转等问题,2022年5月17日,由广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与广州市有关部门探索共建的汇聚专门行政调解力量的化解平台——广州行政争议调解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随着中心的成立,调解法官团队、人民调解员以及“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示范判决﹢批量调解”等配套机制相继探索施行,“市级统筹协调、区级落地实施、镇街积极配合”的实质解纷“朋友圈”越做越大。
“解铃还须系铃人,就地化解确实是实质解纷的一把金钥匙。”中心负责人邓军表示,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中心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与广州市有需求的行政区和市级重点行政部门对接,成立调解工作站(室)。
2023年8月28日,调解中心白云工作站在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白云中心区党群服务中心成立,不久便迎来“开门红”。
广州白云区某村村民谢某恩等24人被所在村社以“系外嫁女及其子女”为由,拒发村民福利待遇,多年来她们一直向村合作社催讨福利费、春节慰问金等,也尝试请求镇政府出面,情况都不尽人意,无奈之下向广州铁路运输法院起诉,请求补发分红款。
该批案件分配给了中心的调解法官宋艳云和白云调解工作站合力调解。工作站工作人员发挥村民“家门口”优势,跟村合作社社长“唠起家常”。
“他们申请分红款的时间太晚,分红款早就发完了,所以镇政府没有支持他们的诉求。如今,要取得村集体村民的一致同意,才能动用村集体的钱。”村合作社社长谢某辉说道。
“你们申请分红款之前,分红款就已经发完,镇、村没有支持你们是有原因的。”宋艳云耐心对谢某恩等人解释。
另一边,白云工作站人员与社长谢某辉一同进村走访,向村委会、党员和村民代表释法明理,再由他们向全村人讲清原委——作为“娘家人”,仅以“外嫁”这一情形剥夺她们的权益,是不正当的。
仅隔三天,经济合作社、镇政府与谢某恩等村民签订调解协议,确认谢某恩等24人具有该社成员资格,随后法院出具《行政调解书》。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合理结合当地社情乡情,通过拉家常、讲道理,再加以普法释法,是“就地化解”纠纷的关键所在。
目前,调解中心的工作触角已延伸至广州全市的行政争议多发区域、重点行政执法领域,7个区级调解工作站及4个行政部门条线调解工作室先后成立,“就地化解”纠纷更为便捷。
社会力量助力 “对症下药”案结事了
“感谢法院帮助我解决退休金问题!”2023年11月,某厂职工老李来到调解中心,表达对法官和调解员高效为其化解纠纷的感激之情。
老李是原某厂职工,由于该厂被托管且1989年至1993年期间未帮其缴纳社保费用,导致其社保断档,广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无法为其办理退休手续,老李无奈之下选择诉诸法院。
事情已过了30多年,物是人非又涉及复杂政策性问题,在征求老李同意后,本案进入诉前联调程序,分配给调解法官郭嘉以及人民调解员、广州市人社局退休干部李国彪承办。
“2023年1月我去社保中心申请办理退休被拒,实在没办法了才会诉至法院。”面对无法办理退休手续的窘境,老李很是犯难。
李国彪马不停蹄地会同社保中心工作人员,多方核查当年该厂情况,终于找到了该厂的托管接收单位,通过进一步的沟通协调,替老李找回了当年的档案资料,托管接收单位也同意帮老李补缴社保。老李的养老问题终于有了着落,如愿拿到了《职工退休证》。
老李的故事,是调解中心成功运作的一个缩影。
邓军告诉记者,这得益于广铁法院积极引入优质社会调解资源加持“1﹢ n﹢n”府院联动实质解纷工作机制。中心已先后聘请包括省内知名行政法学专家、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行政机关退休干部在内的82名人民调解员和1个人民调解组织入驻调解中心,并建立了“1名调解法官﹢1名人民调解员﹢1名行政机关联络员”团队模式和线上调解平台,让调解随时能够“上线”。
条线专业化调解 解“法结”更解“心结”
广州市住房公积金中心查实企业未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后,通过责令、催缴等方式仍未能敦促企业主动补缴公积金,便向广州铁路运输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然而,此类型案件往往属批量案件,最终能否执行到位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2023年7月初,调解中心以“公积金非诉执行案件”为突破口,探索推行条线专业化调解,试图为行政非诉案件数量剧增寻找化解“良方”。
“公司愿意帮咱们补缴公积金了,听说之前还需要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呢?”广州市黄埔区某企业的一批职工得知公司愿意为他们补缴公积金,喜不自胜。这些职工住房公积金补缴问题的顺利解决,得益于调解中心公积金调解工作室的“上线”。
2023年7月,广州铁路运输法院对以黄埔区某企业为被执行人的390件行政非诉案件立案受理。
“公积金中心的责令缴纳及催缴行为合法,但如果企业被强制执行,它现有资金不足覆盖其所欠缴公积金。如果再对企业资产进行查封拍卖,企业将面临倒闭,600多名职工也将面临失业……”负责诉前联调的郭嘉和调解员杨教授研读案卷材料,对案件实际情况开展分析后,不无担忧。
“这批案件要实现多赢共赢,协调化解是最佳出路!”调解团队开始行动。
“经我们了解,这个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以往没有涉诉涉议情况,且企业的补缴意愿还是挺大的,只是他们资金实在有限……”调解员向法官提供了第一手咨讯。
郭嘉有了更大的信心:“既然企业具有补缴意愿,就可以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沟通协调!”
最终,经过多方协商,公司不仅同意分期补缴,并表示将对尚未作出责令补缴决定的未缴公积金一并纳入调解方案处理。
据了解,2023年以来,广铁法院涉公积金案件诉前联调成功率高达九成,数千名职工公积金权益得以保障,也为多家企业提供了持续健康发展的机会。
得益于行政争议调解工作的深入开展,2023年广铁两级法院全年新收案件实现自2021年以来连续第三年回落,一审服判息诉率同比提升了21.38个百分点。
广州行政争议调解中心与黄埔工作站合力协调化解一宗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案。 邓杰辉 摄
广州行政争议调解中心黄埔工作站协调化解一宗工伤保险资格待遇认定纠纷。 吴漫雪 摄
广州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协调化解一宗村民资格和待遇认定纠纷。陈玲 摄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