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默认
案说·多元解纷
延伸司法触角 绘就“繁花”新篇
上海松江法院:多元解纷促区域高质量发展
张巧雨,杨程,董佳艺
导读
“先有松江府,后有上海滩”,上海市松江区自古便被誉为“上海之根、沪上之巅、浦江之首”,是如今的上海五大新城之一、“g60科创走廊”国家战略策源地。作为属地法院,如何以司法智慧助力松江区在区域转型、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秉持“如我在诉”意识,“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实干精神,准确把握社会矛盾源头化解主脉,深耕细“治”、勠力求“解”,与辖区政府、司法局、检察院等部门联动协作,切实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积极探索先行调解制度的多元融合可能,为社会“毛细血管”端的长治久安注入新鲜动力,在新城的美丽画布上,绘就“科创、人文、生态”松江的“繁花”新篇。
本报记者 张巧雨 本报通讯员 杨程 董佳艺
图为杨秋月法官在“尚正调解工作室”内为上海政法学院的师生现场指导调解。 张翼翔 摄
引入高校师生参与调解 解纷实现“一调多得”
2024年初,原告某文化传媒公司发现被告某旅游公司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中,未经授权擅自使用原告享有著作权的摄影作品。原告认为被告的行为构成侵权,起诉要求被告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
考虑到知识产权案件的专业性,法院通过诉前调解联动机制,将该案委派给“尚正调解工作室”的特邀调解员提前介入解纷。“尚正调解工作室”是松江区法院积极推动院校合作的成果之一,工作室由上海政法学院的5名教师担任特邀调解员,并招募数十名高校相关专业学生作为团队助理参与调解实战。调解团队收到案件后,迅速在线查阅案件材料、联系当事人,并在法官在线实时指导下对案件多次组织“云解纷”。调解员们运用法理知识和调解技巧,结合相关法律规定、类案裁判,通过视频连线等方式,与双方当事人反复沟通协调,厘清案情、商定赔偿金额的合理尺度,引导双方互谅互让,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被告即时履行了800元赔偿款。
典型意义
“尚正调解工作室”的成立促进了法学理论和调解实践的深度融合,也为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注入新活力,解锁了专业调解力量“云端解纷”的新模式。本案是“尚正调解工作室”自2023年12月成立以来,在诉前调解阶段成功化解的首例案件。工作室发挥松江区高校众多的属地优势,引入专业对口、拥有第三方视角的高校师生参与调解,既是为未来法治人才的院校联合培养提供实践、学习、积累的新途径,拓展搭建新平台,也为法院的多元解纷提供了有效助力。未来,松江区法院将以“尚正调解工作室”为载体,进一步探索院校合作新方式,以特色品牌效应激发纠纷源头治理新动能。
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 促当事人“心结”化解
2024年初,原告某文化传媒公司发现被告某旅游公司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中,未经授权擅自使用原告享有著作权的摄影作品。原告认为被告的行为构成侵权,起诉要求被告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
考虑到知识产权案件的专业性,法院通过诉前调解联动机制,将该案委派给“尚正调解工作室”的特邀调解员提前介入解纷。“尚正调解工作室”是松江区法院积极推动院校合作的成果之一,工作室由上海政法学院的5名教师担任特邀调解员,并招募数十名高校相关专业学生作为团队助理参与调解实战。调解团队收到案件后,迅速在线查阅案件材料、联系当事人,并在法官在线实时指导下对案件多次组织“云解纷”。调解员们运用法理知识和调解技巧,结合相关法律规定、类案裁判,通过视频连线等方式,与双方当事人反复沟通协调,厘清案情、商定赔偿金额的合理尺度,引导双方互谅互让,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被告即时履行了800元赔偿款。
典型意义
“尚正调解工作室”的成立促进了法学理论和调解实践的深度融合,也为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注入新活力,解锁了专业调解力量“云端解纷”的新模式。本案是“尚正调解工作室”自2023年12月成立以来,在诉前调解阶段成功化解的首例案件。工作室发挥松江区高校众多的属地优势,引入专业对口、拥有第三方视角的高校师生参与调解,既是为未来法治人才的院校联合培养提供实践、学习、积累的新途径,拓展搭建新平台,也为法院的多元解纷提供了有效助力。未来,松江区法院将以“尚正调解工作室”为载体,进一步探索院校合作新方式,以特色品牌效应激发纠纷源头治理新动能。
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 促当事人“心结”化解
图为法官联合司法所、派出所、村委会工作人员一起进行现场调解。朱辛茹 摄
2022年11月8日,大货车司机余某到某加油站加油,加油过程中余某爬上大货车车身检查,不慎摔下导致7根肋骨骨折。事后余某与加油站就损害赔偿问题协商未果,求助司法所调解,司法所多次安排人民调解员主持调解不成后,考虑到余某的现实治疗困难急需解决,为了更高效、精准解纷,便为双方当事人约见了法官工作站的值班法官,希望实现减轻当事人诉累与纠纷化解的“双赢”。
松江区法院“山中竹”法官工作站值班法官助理在仔细查看事发当日监控、了解具体案情后,积极开展调解,以专业知识为双方解惑,以人文关怀安抚当事人情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辅以类案检索结果,以已有“司法样本”为双方当事人提供参考与尺度,最终促成双方就11万元赔偿款达成一致意见,并当场履行。
为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工作站法官还在工作期间为司法所调解员开展调解培训,并借助“一案一群”等功能为人民调解员的工作提供助力。如今,所里的调解员早已熟练掌握了调解侵权等类案时背后的法律规定、调解方法,乃至各类赔偿项目的金额计算等细节,法官也会在微信中给予实时帮助。该案调解完成后,松江区法院还就此类纠纷的高发对加油站安全运营提出了司法建议,避免该类事件再次发生。
典型意义
“钻天翠竹漫山立,苍劲刚强志不移;节节上天人仰慕,虚心待众物中齐。”面对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工作的期待,松江区法院设立“山中竹”法官工作站,积极构筑矛盾化解、法治宣传、社会治理新阵地。本案的快速化解让大货车司机余某在伤后20余天便拿到赔偿款,将损伤对余某工作、生活造成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充分体现了人民法院、司法所“庭所”联动调解工作的专业性、及时性与有效性。松江区法院“山中竹”法官工作站的设立使司法资源得以进一步下沉至村居楼组,有力促进矛盾纠纷就地化解不上交,司法服务在身边,普法宣传在心间,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对法治的认知度和获得感。
三公里解纷服务圈 解村民水稻减产纠纷
黄先生反映,他在承包期间,村里因建造水闸和灌溉机房多次占用其承包的农田,影响了水稻产量,要求村经济合作社给予一定赔偿。了解到相关纠纷情况后,松江区法院非诉中心联络处及时将该起纠纷委派至新浜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先行调解,同时分派了驻点法官全程跟踪指导。
法官向调解员详细解释了相关法律规定,并建议调解员到第三方机构实地调查,对黄先生所反映的水稻产量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同时,调解员在法官指导下多方走访。通过调查,调解员了解到黄先生承包土地的水稻虽不至于大量减产,但工程建设确实对机插秧水稻田产生了一定影响,邻居们也证实了黄先生在2018年春季有补种秧苗的情况。对事实心中有底后,调解员结合走访情况与双方主张,与法官共同商定了调解方案,开始组织调解。经过两次调解,双方一致同意由村经济合作社赔偿黄先生9600元。双方终于握手言和。
典型意义
调诉联系点是松江区非诉讼争议解决中心法院联络处根据实际需要,在全区基层调解组织多点设立的调诉对接服务点。松江区非诉中心法院联络处“从0到1”的设立直至诉调联系点的全面铺开,实现了人民调解业务指导和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在质量和时效等多方面“从1到100”的飞速跨越,为属地群众提供了解纷的新思路、新可能。该联系点依托数字法院建设成果,通过“司法确认线上走、调解不成网上立、法官指导随时在和跟踪回访及时到”等系列举措,全力为松江群众打造出门“三公里一站式解纷服务圈”,“圈”住便利与效率,更“圈”住辖区民心,成就一抹云间亮丽新“枫”景。
打工大学生讨薪 “泗家人”平台联动解纷
2022年暑假期间,张某等五位大学生在上海某健身有限公司担任兼职游泳教练,兼职结束后却遭公司拖欠劳务费。2022年10月,该公司法定代表人米某向五位大学生出具《情况说明》,承诺于2022年11月18日之前支付五人劳务费用,但到期并未如约支付,且张某等人发现米某在情况说明上的署名为化名而非其真名,于是愤而起诉。但几位大学生无法联系到该公司及米某本人,松江区法院在收到该案材料后迅速由诉前调解转入审判程序。
立案后,法官们积极借助泗泾镇“泗家人”党建联盟平台,多方沟通协调,不但联系上了被告方的实际经营人,还联动该公司属地居委会共同为双方搭建解纷平台。承办法官及居委会工作人员一同前往该公司经营的健身会所实地化解纠纷。感受到司法权威与法官们的解纷诚意后,经过几轮沟通,实际经营者表示其刚接手公司,对该纠纷并不知情,但一定协助法院联系前法定代表人米某出面解决纠纷;如拖欠属实,即使米某不清偿,其也愿意先行垫付几位大学生的劳务报酬。后米某到庭应诉后,在法官的主持下与五位大学生达成了调解协议。
典型意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如我在诉”的意识公正办好每一起民生案件,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是每一个法院人的追求。本案为在校大学生兼职讨薪纠纷,大学生具备学生和劳务人员的双重身份,相对于用工单位维权能力较弱。为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该案由松江区人民检察院支持起诉,松江区法院受理后,在审查案情的基础上积极联系用工单位,未机械适用缺席审理,而是借助“泗家人”党建联盟平台,联动属地居委会,实地走访,充分释法说理,最终促成调解,切实维护了大学生合法权益。
庭所联动“搭台唱戏” 破解当事人取款难题
2023年3月,家住松江区车墩镇的居民徐老先生向辖区司法所求助,陈述其妻子赵阿姨去世后留有部分银行存款,现有继承人除了徐老先生外,还有赵阿姨和前夫所生的儿子王先生。徐老先生与王先生已经就赵阿姨的遗产继承基本达成一致意见,但前往银行领取存款时,却遭到了拒绝。徐老先生已年过七旬,受限于文化水平,不知道如何立案。王先生居住地距离松江区较远,且认为双方并无矛盾,又不解为何要通过诉讼才能取款,不愿单独为此事来松江处理。面对“取款僵局”,徐老先生着急地向司法所寻求帮助。
司法所在接到徐老先生的案件后,随即通过“庭所联动双向互动机制”,将情况推送给法院,松江区法院借助“一街镇一法官”平台,第一时间指派专人介入司法所的调解工作,提供指导。当事人在司法所的帮助下于当天完成了立案申请。在案件正式立案后,法院根据当事人在司法所达成的调解方案,出具了民事调解书,当事人很快顺利地取出了被继承人在银行留存的钱款,案件得到圆满解决。
典型意义
银行储户继承人支取类案件往往具有案情较为简单、标的额不大、法律关系清晰、双方当事人矛盾小的特点,但这类案件数量众多,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与群众日常生活相关度高。本案中,人民法院为司法所调解工作提供专业指导,司法所积极指导当事人立案,减少当事人不必要的奔波,既高效保障了继承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防止矛盾激化,同时也能更好整合司法资源,激发各方参与社会治理活力。
整合乡村法治资源 服务基层润民心
朱某(男)与施某(女)于1988年登记结婚,次年生育一子小朱。2010年,朱某因家庭琐事与施某发生争吵后离家出走。2022年,松江公安在巡查时发现在外流浪的朱某,将其接回户籍所在地,后由村委会为朱某租房居住。2023年朱某与施某离婚。因朱某年迈且无劳动能力,村委会联系了其子小朱,希望其赡养朱某。但因朱某抛妻弃子十余年,小朱情绪非常激动,对村委会的提议断然拒绝。
于是村委会求助法院。松江区法院对此高度重视,为充分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弱势群体的权益,浦南人民法庭联合镇司法所、派出所及当地村委会干部,共同调查了解本案的前因后果,后了解到朱某名下还有一套与母亲共有的房屋正面临拆迁,于是多次安排人员开展调解。最终,小朱答应在朱某达到退休年龄之前为其养老,朱某则将房屋属于自己的拆迁利益部分赠与小朱。
典型意义
根据“加强‘三农’领域审判执行工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工作要求,浦南法庭积极整合乡村法治资源,化解乡村矛盾纠纷。结合家事纠纷与赡养纠纷类案件矛盾纠纷容易激化的特点,松江区法院积极贯彻落实“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在立案前启动多部门联合诉前调解机制,在事先调查当事人矛盾纠纷症结所在的前提下,邀请多部门共同联动调解,从而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这有利于推动基层社会和谐有序发展,增强乡村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
编后:
机制推陈出新,解纷日积月累,在人民群众满意笑容的映照下,松江区法院干警们挥洒的汗水更显熠熠生辉。“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不是口号,而是府院联动对症解纷的苦口婆心;是乡间普法的来回奔波;是联动解纷时的无数电话;是工作站解惑后当事人的释然握手……更是无数司法工作者燃烧自我、服务社会发展大局的决心与行动。风物长宜放眼量,松江区法院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在实干中步步实现,“上海之根”必将蓬勃向上,“繁花”一路绽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