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报-pg麻将胡了下载入口

map
  • 想给更多的人“撑一把伞”
  • 心怀良知 坚定前行
  • 胸怀“国之大者” 全心为民服务
第05版:采风周刊
放大
缩小
默认

想给更多的人“撑一把伞”

——记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李月辉

吴玉萍


本报记者 吴玉萍 文/图


:李月辉和法官助理探讨案情。
:李月辉庭后开展调解工作。
:李月辉为当事人判后答疑。
:李月辉走访当事人,了解案件情况。

  “喂,李法官,我是xxx啊,您还记得我吗?我想要当时的庭审笔录,您看能给我吗?”电话那头传来当事人急促的声音。

  “记得、记得,您要庭审笔录做什么用啊?案子都一年多了,我这里无法给您提供,但您可以去我们的档案室复印,带着身份证,工作日到西青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办……”

  电话这头是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李月辉。他是地道的山东人,大高个儿,浓眉大眼,说话不疾不徐,做事稳稳当当,甭管是当事人还是同事都对他的印象很好,“李法官(月辉)啊,这人讲究。”至于怎么个讲究法,每个人描述得都不太一样,大体来讲就是,他这人不好吃不好穿,为人做事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颇有君子之风。

谦恭有礼 真诚待人

  “早啊您!”“吃了没?”“开会去啊”……走在路上,李月辉逢人都会笑眯眯地打个招呼,聊几句天。

  出生于曾子故里、“孔孟之乡”山东济宁的李月辉,打小就被要求,吃饭有吃饭的规矩,见人有见人的礼貌。小时候养成的习惯,长大后就成了自然。

  对待当事人,他更“讲究”。制服必须穿得整整齐齐,说话言必称“您”,有人来了站起来客气打招呼、双手递案卷材料,帮忙开门打个帘、倒点水……

  李月辉认为,这些事虽小,却能让当事人给法官“加分”。很多当事人都是第一次和法院打交道,打官司这种人生大事交到一个陌生法官手里,他们心里自然也打鼓:遇到的法官能力怎么样?人品怎么样?能不能公正办理案件?这些疑问,只能通过最初的观察来判断。

  张阿姨第一次见李月辉,就觉得这个法官“面善”。她因为与公司的劳务费纠纷在多家法院打了好多场官司,疾病缠身,又无亲无故,常年到法院信访。

  李月辉刚接手她的案子时,也觉得棘手。原、被告双方打了这么长时间的官司,都身心俱疲,而且由于时间久远,证据没有那么充足,确实不太好判,李月辉认为,如果能调解结案,一揽子化解矛盾,是最好的结果。

  他先试着问了问张阿姨的意见,没想到,她坚决反对:“我不求别的,就想要个说法!”

  李月辉只好又把案子放了放,没成想正赶上春节放假。节后上班第一天,他想再试试能不能调解,就又给张阿姨打了通电话。“张阿姨,我是您案子的承办法官李月辉,您身体挺好的吧?过年好呀,给您拜个年!”电话那头愣了一下,李月辉随即听到了啜泣声。张阿姨含糊不清地念叨:“已经好几年没有人给我拜年了。”之后,她的态度有了缓和,案子顺利调解结案。

  法庭审理的案子多是这种家长里短,日积月累形成的矛盾与冲突,当事人都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往往急于表达诉求并倾诉。李月辉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他认为,只有多听当事人说,才能拉近与当事人的情感距离,发现他们的诉讼请求和案件审理的突破口。

  2010年7月,李月辉研究生毕业,来到西青区法院中北人民法庭负责立案接待工作。那时的他,面对当事人完全不知所措。庭长苗广玉给他上的“第一课”就是:要处理好案子,首先要尊重当事人,要学会和当事人打交道,不回避、不推诿、不偏袒,保持中立。

  如今,进入法院14年,先后在四个派出法庭工作的李月辉仍牢记着这几句话,他边干边观察边总结,摸索出了自己的经验。“中立是法官专业的表现,可以打消当事人对法官的怀疑,是赢得当事人信任的第一步。”他说,“要想更进一步,就要学会与当事人共情、尊重理解他们,要学会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让他们知道法官同情他们的遭遇,引导他们合理表达诉求,要让他们感受到我们把他们的事当回事,他们的遭遇我们同样感同身受,从而赢得当事人的信任。换言之,就是‘如我在诉’。”

敏而好学 勤而善思

  李月辉认为,案子和案子有时看起来很像,其实真不一样。

  李月辉举了个例子,每年春节回老家,总有亲戚朋友找他咨询法律问题,今年就有3个亲戚拿着借条来找他咨询。“这3个案子都是借款纠纷,还都有借条作为证据,可借条写得是否规范、借款年限等都会影响我对案件的判断。”

  李月辉认为,把案子审好是法官的本职,但想把案子审理得又快又好,光靠埋头加班苦干肯定不行,必须得多琢磨。在这方面,李月辉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办法。

  从送达开始,李月辉就下足了功夫。送达诉讼文书是法官第一次与当事人面对面的直接接触,所以只要有时间,他就会主动和当事人多说几句,谈一谈诉讼风险,有的案件如果话说得及时、明白,当事人在开庭前就能够和解或撤诉。

  李月辉对不同的案件,采用不同的方法审理。他总是从个案中找类案线索,从类案中找可循规律。

  “我不管,今天这个婚我是离定了,我就是死也不跟你过了!”

  “我还不想跟你过呢,离婚可以,儿子必须归我!”

  这是李月辉审理的一起离婚案件,这种案子他每个月都要审十几件。他每次都会等双方当事人冷静下来,仔细询问想离婚的原因。在了解到双方具有一定的感情基础,两个孩子年龄还小后,他决定先调解。经联系村干部、邻里纠纷观察员多次上门做工作,让双方把怨气撒出来,各自反省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最终达成和解。

  对于类似婚姻家庭纠纷案件的审理,李月辉认为,要重点把握“调解优先、全程调解”的原则。调解过程中要群策群力,充分发挥诉讼代理人、人民陪审员、当事人的亲朋好友的作用。尤其是人民陪审员,社会经验丰富,通达人情世故,关键还要了解当地民情,他们参与调解有时能事半功倍。对婚姻家庭类案件,判决后要注重判后答疑工作,这样可以促使和帮助当事人正确、全面理解法院裁判,消除疑虑,减少诉累,达到服判息诉的效果。

  对合同纠纷案件,李月辉则注重和同事一起分析案情,全面吃透合同内容,李七庄人民法庭法官朱晓宁就曾当过他的“案搭子”,通过讨论分析,将合同是否成立、是否有效以及合同双方需要履行的各个环节厘清。通过讨论案件,两个人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对于物权纠纷案件,李月辉则侧重证据的收集,从案件一开始就给当事人讲明需要提交的证据,以便于双方收集证据,不浪费功夫,一切以证据说话,从而做到调解有力度,裁判有依据。

  案子很多,只做这些还远远不够。李月辉要求自己简案要快审。“李庭都是先制定工作计划,统筹安排庭审,简单的类似的案件集中解决,一天时间集中排上五六个庭,甚至更多,然后集中出裁判文书,这样效率就高了。”李七庄法庭刚入额的年轻法官赵忠丽觉得自己从李月辉身上学到了不少。

  为了提高庭审效率,李月辉坚持庭前阅卷,所有的问题在开庭前都了然于心,避免在开庭之后又发现新问题,还得再次安排开庭。开庭时紧密围绕原告诉讼请求,展开庭审,引导当事人围绕争议焦点进行举证质证。

  事实难以确定,法律适用有争议的案件,为数不多,却占用他最多精力。对这些“骨头案”,李月辉会在多次阅卷和长时间思考后,借助专业法官会议的力量,集思广益。

  自2017年入额至今,李月辉年均结案400余件,位居全市法院前列,无一缠访缠诉案件,他先后获评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政法系统人民满意政法干警、天津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国法院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

向善为仁 不忧不惧

  “叔,这么冷的天,你们怎么这么早就来法院了?”这是一年冬天的早晨,第一个到法庭开门的李月辉,一眼就看到了坐在门口台阶上穿着单薄,就着冷水吃凉馒头的五六个农民工。

  几个人局促地拍了下身上的土,站起来问:“你是法官吗?我们来告包工头,这就快过年了,我们干活了他不给钱,一直说给就是不给!”

  “我是这儿的法官。你们知道包工头的个人信息吗,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知道吗?”李月辉又仔细问了问。

  “不知道,就知道叫什么名字。”一群人都摇头。

  再问也没什么证据,农民工只记得上工的日子,还有一群人签字捺手印的纸。

  这案子可怎么立?李月辉直挠头。他看几个人像是走路过来的,确定他们就是附近工地的民工。“叔,天冷,进屋暖和暖和,我收拾一下和你们一起去工地看看。”

  李月辉先找到包工头,帮几名农民工把案子立上,又联系上了发包方,几天后成功帮他们在春节前要到了工资。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每年的春节前都是农民工讨薪的高峰期。在另一起讨薪案中9名原告均为来津务工人员,被拖欠工资长达一年多,到处讨薪无果,在几近绝望时,起诉到法院。李月辉通过多方调查,了解到工程的发包方及总包方已将工程款支付给包工头,但是包工头没有及时将钱发放到位,而包工头是外地人,早就回了老家。

  在掌握案件基本情况后,李月辉连续三天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与包工头进行电话联系,每次电话一打就是一个小时,讲解法律规定、说明权利义务、讲清利害关系、沟通调解方案,极力说服其到法庭解决纠纷。最终包工头如期出庭,庭审中,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这个案子从立案到审结仅用了10天的时间。

  劳务纠纷案件,由于涉及的一方往往是困难群众,李月辉总会付出更多精力和关注。“看着他们,心里真的很难过,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牙缝里省钱,好不容易赚点钱还拿不到手。而且他们一般文化水平都不高,证据留存意识淡薄,他们遇到困难来到法院,就是相信法律,我想尽自己所能,给他们一个公道。”

  李月辉审理这类案件,不限于当事人举证,无论欠薪一方在哪里,只要能找到,李月辉都会第一时间去调查取证,固定证据,同时认真做好调解工作,争取欠薪者能及时履行偿付义务,如果暂时无法全部履行,也让双方及时达成协议,为申请执行打下基础。

  “老百姓打官司不容易,调解结案能真正做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每调解一件纠纷案件,就赢得一次民心。”李月辉非常认可调解的力量。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打电话联系当事人,深入农家小院、工厂企业了解情况,到社区和居委会走访,为调解打下基础。工作以来,李月辉经手案件的调撤率近75%。

  “李法官,明明就是他们的责任,现在他们谁都不认,我不服!我就不信找不到说理的地方!”当事人米某见到李月辉就开始诉说自己的委屈。

  米某是一起房屋漏水纠纷案件的当事人。因房屋不明原因地漏水,2020年6月,他将开发商、物业和楼上住户诉到法院。查清漏水原因到底是设计缺陷,还是物业公司对管道清理不力,或者是楼上用户用水不当,对案件责任的分担至关重要。鉴定过程耗时较长,当事人情绪也较为激动。为此,李月辉多次到现场勘验,调阅图纸,又与多家鉴定机构沟通,咨询专业知识,反复听取各方意见,最终查明漏水原因,并且确定了损失赔偿标准。他对建筑设计专业知识的“现学现卖”“活学活用”,让各方心服口服,最后握手言和。

  对于不能调撤移送的案件,判决就是最终的结案方式。能调则调,当断则断,李月辉坚决不“和稀泥”,每次写完一份难写的判决书,他总会感觉很快乐。

  做法官这些年,李月辉也不是没感到过辛苦。他在送达中遭遇过抵抗和阻挠,在调查中遭遇过拒绝和冷漠,在疑难复杂案件审限倒逼下有过焦虑和纠结,在矛盾激化案件审理中遇到过威胁和恐吓,在涉诉信访化解中受到过嘲讽和辱骂。李月辉现在调任到民一庭负责审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一切又是新的开始。

  工作之余,李月辉将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与年轻法官分享。他还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普法公益活动,进社区、到企业开展法律讲座,录制微视频和普法栏目剧。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法官,李月辉见了太多周围的人因为不懂法而吃亏,他相信法律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最好武器,他想给更多的人“撑一把伞”。

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奋斗者风采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站地图